首页 > 平邑文化

平邑风俗 、宗教

www.paly.gov.cn  发布时间:2014/5/16 16:54:21 大 中 小 论坛


旧《费县志》称邑民“守耕读”、“急赋税”,“婚姻不论财帛之多寡,设教不计束之厚薄”。迄今,虽历经沧桑,而勤劳朴实, 淳厚善良,崇尚礼仪,乐于奉献,团结互助,注重乡情之传统美德尚存。但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以农为本,不善经商等意识,长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文化的 不断交流,人人择善而从,旧思想、旧道德、旧习俗正逐步被摈弃, 民风民情为之一新。

第一章  岁时习俗

    春节   当地最大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腊八节后,开始忙“年”,家家办年货,备年饭(主要烙煎饼、蒸馍馍),做新衣,男子理发(俗谓过年不陈头)。务必添置碗筷,寓意添人口;打扫厨房,清扫栏圈,以示辞旧迎新。 除夕,俗称“年三十”。黎明时在院中置碎草一堆,点燃使之冒烟,放一只鞭炮,谓之“蚊烟”。早饭后,家家洒扫庭院,张贴对联。上午上坟祭祖,下午请“家堂”(上坟的不再请),挂宗谱,立牌 位,供奉祖先。备办美酒菜肴(煮烂菜),全家聚餐,俗称吃“团圆饭”。 晚饭后,挑水,备柴,迎“财神”,于大门及屋门外放拦门棍,以示防鬼祟入宅之意。除夕之夜,老人摆供点,上香,用豆腐压锅, 妇女包饺子炒花生,合家围坐炉旁,点燃松木疙瘩取暖,70年代逐 渐被烟煤炉代替,通宵不寝,谓之“守岁”。“年五更”家家煮饺子, 点燃香烛、纸铂,敬天地,祭祖宗,放鞭炮,辞旧迎新,自午夜至黎明,谓之“发纸”。“五更饺子”必用素馅,每人一份,意求全年素静。 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赏以“压岁钱”。初一早饭吃水饺,以早为吉,饭后,身着盛装,姑嫂结队,兄弟同行,走街串户,相互祝贺,共庆佳节,或娱乐游戏,尽情欢乐。解放后,机关团体多举行团拜活动, 农村习俗依旧。初二始,平邑、仲村一带盛行走亲串友,南部山区无此俗。初二或初三,晚饭后将祭祀的祖先牌位送至村头,化纸叩头焚 烧,俗称“送家堂”。初三晚饭混吃水饺、面条,喻“拖秧结角”之意,以祈丰年。初五晚再吃饺子,称之“捏蚊子嘴”。初五过后,农家备耕,店铺开业,古俗鸣放鞭炮“动工”,祈“开市大吉”。  元宵节   俗称“正月十五”或“小年”。晚夕,农家祭神祀祖, 焚香烧纸,放鞭炮。家家吃水饺。旧时没有吃元宵的习俗,现今县城居民吃元宵的渐多。元宵之夜,上灯之俗尚存,用粗面或胡萝卜制作各种形状的灯盏,放于大门两侧、门口床前、猪圈鸡窝、场间、先辈 坟墓或土地庙前。上灯后长者妇女提灯四照,预兆洁静;儿童手提灯 笼,燃放“起火”、“滴滴金”、“三喷”、“二踢脚”等,或在村外空旷地带将用过的刷帚头点燃抛向空中,俗曰扔“刷帚灯”,喧闹 嬉戏,其乐无穷。青年多结伴踏月放灯,从十四日晚起连放三天。若三日内无风,俗曰“收灯”,主丰年(十四为兴灯,十五为正灯,十六为残灯)。元宵之夜,较大村镇多组织踩高跷,玩龙灯,跑旱船等活动。月白灯红,合家团圆,呈太平丰年景象。 80年代,县城驻地各单位张灯结彩,文化系统组织烟火晚会,燃放烟花,热闹非凡。 二月二   俗语“二月二龙抬头”,为“龙头节”、“春龙节”。是日早,农家各户在院中、场间,用簸箕将草木灰撒地做成圆仓形, 中间放少许五谷杂粮,上压石板,俗称“打簸箕”、“围仓囤”,祈 通年丰收。并用簸箕端灰撒于院外墙根,寓意秋后粮多跑不了。家家炒“料豆”,俗称“蝎子爪”。北部有干炒黄豆之俗,南部山区则有熟煮五谷杂粮习俗,谓之“煮虫”,祈全年不受虫害之苦。实则春耕 将近,炒豆壮牛,后沿为人吃料豆。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旧时多吃冷食,不动炊。儿女到祖茔添土上坟,以示悼念。清明日早晨各户插松柏、柳枝于门楣,儿童编柳条圈套于狗脖之上。“踏青”的习俗不盛,但有清明放风筝之俗。现时县委、县政府统一组织工人、干部、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食粽子,有的地方无粽 子则以荠菜煮鸡蛋代之。儿童手腕脚踝系五色线,胸戴“香荷包”。有采药的习俗,多于日出前采集车前子、竹叶、桑叶、艾、茵陈、大麦及 小麦秸杆等,以备家庭医用。 六月六   俗称“过半年”。民间有“六月六晒龙衣”之俗,于是日午晒衣、晒书以防潮湿、虫蛀。并备制酒馔、鲜果,在院中设香案, 用新麦面粉擀面叶敬天,祈祷丰年。如遇丰年,村民凑集资金或香楮, 于大街设香案,备祭品,敬天祭神,俗称“打路斋”,或称祭“雹神 老爷”。现敬天祭神习俗,只少数山区尚存。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传统大节之一。节前人们多以月饼、美酒等馈赠亲友,借以互祝节日。晚饭多备丰盛菜肴、酒馔,阖家聚餐。晚上,备几于庭院拜月、赏月,分食月饼,俗称“圆月”, 寓意阖家团圆。此时年成已定,粮果丰收,又适逢国庆佳节前后,故城乡居民均重视此节。 九月九   农历九月九为重阳节,乡间不事此节,只在此日改善生活。近几年,国家规定重阳节为老人节,机关团体组织老年体育活动。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日,为祭祀祖先的日子。农村居民有上坟添土,出嫁女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之遗俗。 农家秋收已毕,受雇做活的(长、短工)“下赁”,有“拔了棉花 柴,放牛小子要下台”之说。是日晚吃水饺,庆贺丰收。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居民多于是日晨喝“腊八 粥”,并用米粥祭灶,祈求灶君保佑发财,人口平安。腊八粥系用大、小米加红枣熬煮而成,谐“拉巴”,寓多生育之意。旧时有施舍粥饭之俗,现已废。 辞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有的二十四),谓送灶君上天禀报的日子,故称“辞灶”。有“官辞三,民辞四”之说。天傍黑,于厨房灶君神位前供奉糖瓜(灶糖),扎一纸马,主妇叩拜祈祷毕,焚之,送灶君骑 马上天,使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是日送走,除夕迎回。 现时送灶之俗淡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如:元旦、国际劳动妇女节、 植树节、国际劳动节、中国青年节、国际儿童节、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的活动情况, 均与全国同。

第二章  礼仪习俗

第一节  嫁    娶

旧时婚嫁习俗多繁琐,一般要经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纳征、 亲迎等婚礼程序,大娶大嫁,铺张浪费。现时比过去有所简化,多采 取新旧结合的方式。  订亲   旧时男女十几岁后,父母即托媒为儿女求亲,只要年龄适 合、门户相当、生肖相合,便由家长作主,相约吉期,通启订婚。现 时农村青年恋爱,多通过媒人介绍,男女双方同意,父母认可后,即 可商定吉期。至时女方由其母、嫂等人陪同到男方相家,称为“相 亲”男方设宴款待,并赠以彩礼,现金压启。同时男女双方交换“婚约”,称为“下启”或“传启”。钱物多少,因家境贫富而异。也有 的青年先自由恋爱,在征得父母同意后,托媒人说亲订婚。机关青年男女多数在工作学习中建立感情,自由恋爱,双方父母同意即可订婚。 男女一旦订亲,男方逢年过节则向女方送节礼,女方即可出入男家, 并为之操持家务。 送日子   或称为“下喜书”,农村青年结婚要在婚前数月内,由男方根据女方的生辰、属相,择定吉日,书写年命帖,俗称“看日子”。找双月双日将“年命帖”用红纸包好,派人(多由媒人)送到女方,俗 称“送日子”、“送年命”或“下喜书”。下喜书时要带艾、香、麸 子、盐四物,寓意爱情香甜、有富、良缘。“送日子”须与女方家长 事先商定,否则会遭非议。女方接年命帖后,即可筹办嫁妆准备嫁女。旧时,富裕之家多陪送八大件,甚至更多,有的还陪送胭粉地。一般农户多陪送赖五件、大五件(一柜一桌、一对马杌)等。有的什么陪送也没有。全国解放后,出嫁陪送衣物不等,多为日常用具。 近年来陪送衣物除必备家具外,还有缝纫机、收音机、大挂钟、自行车、外加几铺几盖(被褥)。城镇机关青年结婚,家具类多由男方置办。 完婚   男方于完婚前置办木床,并找“全福人”为新人缝制被褥,四角放铜钱,缀红线,以图吉利。吉日前一日,男方要派一本族晚辈,携带四色礼(鸡、鱼、肉、粉皮),将新娘嫁时所用红棉袄、棉裤、蒙头红、百褶裙、红绿扎腿带等,送至女方家中,俗称“送催妆”。搬叫贺喜亲眷,搭喜酒棚,贴对联,请厨师,备酒宴,聘鼓乐,前往女 家迎娶,一切准备就绪。吉日早,由姑嫂操持,摆盒、装柜,替新娘 梳装打扮,后新娘在众人陪同下按年命贴所定时辰,身穿嫁衣呜咽上 轿(车),发嫁。送亲大客(娘舅、叔或伯)随嫁女同行,兄弟等送至村 外返回,新娘随嫁妆出嫁。“文化大革命”期间,花轿被当作“四旧” 被禁,花轿迎娶之俗废,平原地代之以排车,扎彩棚;山区则以手推 胶皮车代之。现时多乘坐拖拉机、汽车等。迎亲鼓乐一度废止,现又 有恢复,新娘至男家大门外落轿(车),等候片刻,俗称“勒性”,寓过 门后性情温顺。同时将送亲大客迎入客厅。迎宾毕,男女傧相引新郎 谢轿,点燃豆秸、纸锞,俗称“燎轿”,寓意驱邪。然后新娘下轿(车), 在鼓乐和鞭炮声中,踏红毡至院中香案前,拜天地,入洞房,行合卺礼后二人同吃“宽心面”,共饮“交心酒”。新娘须“坐帐”,女傧相将枣、栗子、花生撒在新房中及床上,意为早立子,花花搭搭生,儿女双全。花烛之夜,点长明灯,亲友闹房。次日新娘“开脸”并向长辈或小叔子赠送新鞋、耳枕、花烟包等。同吃“斋饭”。饭后由嫂辈陪 同,新人带供品到祖坟祭祀,回家后新娘依次拜公婆、祖父母、诸叔、 伯、姑、妗等长辈赠以磕头钱。下午宴请娘家来宾后返回娘家。第三日将女儿送回婆家,俗称“忙三天”。新中国成立后,婚礼旧俗渐 废,但仪式从新从简,新旧结合,富有新意。  叫对月   “叫对月”的习俗一般是叫七还八,或叫六还九。即婚后七天娘家叫,八天送回,或六天叫,九天送回。俗称“叫七还八, 两家都发”,“叫六还九,两家都有”。送对月时新妇娘家备礼,有 本家叔伯或其他长辈送回,男家盛情款待。现时一般“忙三天”代替 “叫对月”。 认门   婚后,新婚夫妇备礼品同回娘家认门,除岳父家盛情款待 外,其他亲族亦轮流宴请。此俗现尚存。 换季   婚后当年或第二年夏天,新娘娘家要做一身新衣新帽给女 婿“换季”,并为女儿买蚊帐、席枕头、席帽子、凉席子等夏令用品。 50~60年代,城镇机关青年结婚仪式一般比较简单。婚期多定在元旦、五一节或国庆节。婚礼多采取茶话会形式,由单位领导主持,亲朋好友参加,备有茶水、糖果、香烟等,围桌谈笑,热闹一番。80 年代后,城镇青年婚礼大操大办、摆阔气、讲排场之风日盛,有的用 公家车辆接送新娘;有的大办筵席,收受贺礼;有的置办高档家具,有的农村女青年婚前除向男方要大宗彩礼外,还要三间瓦房,给男方 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回族青年举行婚礼较汉族为简。旧时回族女子不与汉族通婚。其婚俗主要是:①男女双方同意;②由父母主婚;③阿訇代写“依扎卜”(婚书),并有证婚人;④男女双方当众互赠信物。结婚时间一般定在 “主麻日”(星期五,即回族礼拜日),请阿訇诵经,做油香分赠亲邻。现时,回族青年结婚已完全按婚姻法规定办理,婚礼从简。

第二节  喜    庆

  贺生育   妇女产后,即遣人去娘家报喜。生男孩则在大门口挂书本、弓箭、红布条(俗称红子),意为长大成人后能文武双全:生女孩挂书本、蒜头(寓过日子会算计)、红布条。第3天烧喜纸,祭拜送子娘娘,其娘家带红糖、鸡蛋、小米、面及小儿衣物等前去贺喜,并商定 “送粥米”日期,一般俗定女孩9天,男孩12天。送粥米之日,小儿姥娘、妗子、姨等须到场,舅为小儿铰头,并赠以“铰头钱”或“铰头 羊”,其他亲人赠以见面钱。男方家族亲友均于是日前往祝贺,贺礼 多为米面、红糖、鸡蛋等物。男方设宴盛情款待。产妇满月后,其娘 家来人叫回住几天,俗称“叫满月”,“躲尿窝”。待百天,姥娘要 再次登门看视,须缝制裤子1件作为贺礼,裤内装核头、馒头等。是日, 将婴儿抱到场间,由婴儿伯父脚踩碌碡为其穿裤子,同时将核头、馒头 从裤腿登出弃之。有的地方须穿姑家做的裤子,俗称“穿百天裤子”,意祈日后“长命百岁”。此俗境内不同,南部山区有“姑做鞋,姨做 袜,姥娘做个裤衩衩”之说;北部则为“姑家裤,姨家袜,姥娘做个 漫头抹”之俗。 祝寿   乡俗生日不设筵受贺,亲友亦不登堂拜祝。有出嫁女子待 父母50岁后,送鸡鱼肉等以示祝寿之习俗。民间有“逢六吃肉,逢七、 一吃鸡”之说。每逢农历闰月之年,要为父母长辈做闰月鞋、袜,送闰月饼,意祈免灾长寿。 现时城镇家庭,为小孩过生日者渐多,亲友于是日备礼物致贺,家庭备蛋糕,全家及亲友聚餐,热闹一番。公职老年人过生日祝寿之风渐兴。 贺乔迁   迁入新居,亲朋好友带烟、酒、鱼、肉等礼物,前往祝 贺乔迁之喜,主人备宴招待,俗称“温锅”。此俗城乡盛行。 退盘   旧时小儿种牛痘或出天花,习惯于屋门上方挂红子。外祖母 、姨等要带烧饼、油条等物,前去探视,县北部俗称“掉盘”,南部称 “退盘”。意即祝落痂全愈。现时儿童接种痘苗时,仍风行此俗,多 在每年的3~6月进行。 贺嫁娶   男婚女嫁,亲朋好友均带礼物以示庆贺,男方称“送大饭”,其亲戚接喜帖后即备喜礼,多为鸡、鱼、肉、糕点等,俗称“水 礼”;也有送钱钞的,俗称“干礼”。女方亲戚送布料、糕点、鸡蛋 或压柜钱,通称“添箱”。此俗至今不衰。近年来,男子结婚,其好友多聚集一起,凑份子购礼品致贺,多以炊具、床上用品等为主,于婚前送到男家,喜筵时光临祝贺。女方好友以关系亲疏远近赠以礼品, 多以穿衣镜、画匾、茶具等为主。其中参与送亲女友礼品较重,届时 陪同嫁女至男家,将受到盛情款待。

第三节  丧    葬

  新中国成立之前,丧葬礼俗基本延续清末民初的一套。丧礼复杂、 繁琐、铺张,且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强调“重殓厚葬”、“慎终追 远”,提倡“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襟必多”。其儿孙为博孝名,不惜破家而葬,经济上造成 沉重负担,甚者倾家荡产。 婴幼儿死谓之“殇了”,秆草包卷弃之野外或官地(乱葬岗);未 成年人死去称“少亡”,做小棺埋地头或祖林一角;青年死入棺,当日或次日葬祖茔地。成人葬礼分全场、半场,礼仪繁琐。一般人家成人葬礼大致如下: 病危或弥留之际,儿女为之洗理,穿寿衣,并移至堂屋明间“灵 床”之上,儿女不离身边,守候咽气,谓之“送终”。逝后停尸灵床,头南脚北,口含制钱,苘束双足,白纸蒙面,点长明灯,放打狗饼,举哀,送路。继之,请族长,央相礼,议丧事,讣告亲友,筹办发丧。 丧家门上贴白纸对联,朝悬暮落门纸。孝子穿布袜,着孝衣,戴孝帽 (女的顶搭头),拉哀杖,束孝绳,谓之“披麻戴孝”。开丧后,行朝夕奠、请魂(俗称泼汤)等礼仪。 亲友接丧信后,携纸铂、祭幛、吊礼等前往吊唁,抚慰丧主。孝子行礼答谢宾客,并为之破孝。至亲留宿参加祭祀活动(有的在殡葬 当日前往)。 将入殓,先整容,后入棺。棺内放麸子、制钱及生前喜爱之物, 尔后,儿女为之净面,盖棺待葬。若女丧,须待其娘家来人,叙死因,述丧仪,概无异议后方可入殓。 殡葬前日晚,举行夜祭(有的于当日午间在家中举行堂祭),打三通鼓,奏启门乐、歌乐、雅乐,读祭文。围观者众多。女婿等外戚施以小礼酬谢鼓乐手。丧期1~5天不等。出殡当日上午亲友致吊“参 灵”,丧家宴宾,谢客。午后发引,祭舆,送“盘缠”,行“路祭”, 顶“老盆”。棺起,孝男领棺前行,孝女孝眷就地举哀,亲友停送后 各自回家,唯外甥、女婿等陪同孝子至族林。棺至墓地,孝子绕穴一 周清扫墓室,目送棺木下土后,绕墓环行,撩衣兜土,手撒于坟周, 待新坟隆起后,簇哀杖于坟头,卸孝回家,葬礼毕。 次日,孝子孝眷赴墓地致祭,焚香化纸,祭奠并整理坟堆,谓之 “圆坟”。后每逢“五七”、“百日”、“忌日”均到坟前进行隆重 祭奠。当地以“五七”日祭祀为主。有偏“五七”正“百日”之俗。“五七”日,子女至亲、女婿、外甥等要备盒礼(鸡、鱼、猪头等供 饭菜),出嫁女为亡故父(母)扎制纸祭品如摇钱树、金童玉女、马(女用)、牛(男)等祭品。届时供于坟前,祭奠时,焚烧祭品、纸锞,行 跪拜礼,后卸孝回家,丧家均盛情款待参加祭祀的亲朋等。葬后孝子 服孝3年,男穿白鞋,帽沿白边,女素装,扎白带,上衣沿白边。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宣传“移风易俗”,殡葬改革。但由于受传 统习惯势力的影响,丧葬礼仪基本如旧俗。自“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起,传统丧仪被禁,土地庙拆除,大部分祖林坟头平掉,封建迷 信活动淡化,丧事从俭,多由大队党支部主持为死者召开追悼会,亲友凭吊后抬棺埋入祖林(多迁往山岭薄地)。数年后,乡村守灵、报丧、祭仪、筑坟等旧习俗渐有恢复,但仍按祖林旧制依次土葬。1977年后,全县推行火葬,干部群众积极响应。遗体火化前,农村葬礼仍按旧俗。国家公职人员亡故,亲朋好友多送花圈、挽联致祭,由单位主持追悼会,火化后有的葬入祖茔,有的骨灰存放火化场。服孝如旧俗,但改3年服孝为1年白,2年青,多戴“孝”字黑纱。3年内不贴红色对联之俗尚存。 回族丧葬不置冥器,不陪葬衣物,不焚纸锞,实行土葬。死后用净水冲洗,以白布洒香料裹尸,请阿訇诵经。3日内用清真寺公用大 板,外罩扎布进行安葬,墓穴呈长方形,南北向,葬时尸体呈仰卧姿势,头北面西,由阿訇诵经成葬,墓成长梯形。丧葬期间,死者家属不设筵 招待客人,以家常饭待之。有对已故亲人“做日子”(分“当日”、“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等)的习俗。每逢“日 子”则请阿訇诵经走坟,祭奠死者,丧主炸油香散给亲友和清真寺。近来,回族丧葬旧俗多已简化,“速葬”、“薄葬”、“俭葬”已成 为回族人们自觉遵守的丧葬习俗。

第四节  交    际

  亲友称谓   父系方面,称曾祖父为“老老爷”,曾祖母为“老奶奶”;称祖父为“老爷”,回民称为“爷爷”,祖母称为“奶奶”; 称父亲为“达达”、“爷”(县南部)、“爹”(个别家族),“爸爸” (公职人员子女),母亲为“娘”、“妈妈”;称伯父为“大爷”,伯 母为“大娘”;称叔父为“叔”、叔母为“婶子”;称姑母为“姑”, 姑夫为“姑父”。妻在婆家随夫称。 母系方面,称外曾祖父为“老姥爷”,外曾祖母为“老姥娘”; 称外祖父为“老爷”,外祖母为“姥娘”;称舅为“舅”,舅母为“妗 子”;称姨夫为“姨父”,姨母为“姨”。夫在岳父家随妻称。 平辈称呼,兄称“哥”;弟称“兄弟”,兄妻称“嫂子”、“嫂” (个别地区),弟妻称“弟妹”,“他婶子”;姐称“姐”,姐丈称“姐夫”;妹称“妹妹”,妹丈称“妹夫”或以“兄弟”面称;妯娌间互称“嫂子”、“妹妹”;姊妹丈背称“两乔”,面称随妻称。姑、 舅、姨家子女平辈表亲称呼,于兄、弟、姐、妹前加“表”字。 社会称呼,对年龄相仿的多以“同志”、“师傅”、“三哥” (讳称大哥、二哥)称呼。对年长者称“大爷”、“大娘”,对年轻女 子多称为“大姐”。 社交礼节   本县人民向来热情好客,注重交际礼节。 旧俗跪拜礼,一般只在给年老长辈拜年或举行祭奠时使用。现时交往多点头致意和行握手礼。相互见面时常说“怪好吧”、“稀好吧”,饭后说“吃饭了”,早晨见面时说“起来了”等。特别是年长殭妇女相见时,常从老人到小孩逐个请好问安一番,使人倍感亲切。出 门在外,询人问路,神态谦恭,文明为先。事后常说“谢谢您”或“麻烦了”。 民众多重待客之道。客人来访或事先有约,要到门口迎接,让客人先行或握手并行,将客人让至正房上首就坐,烟茶招待。敬茶时,双手执壶,倒茶时壶嘴要低,忌太满,有“满盅酒”、“半杯茶”之说。招待稀贵客人,主人一般不上场陪餐,多另找亲邻好友为之陪客,客人上座,其他均按辈份大小依次就坐,且男女不同席。招待新婚后 第一次登门女婿,女婿必须上座,日后往来则可随便。席间菜齐吃,酒齐喝,相互谦让,待之以礼。待酒至中巡菜上过半及上完最后一道菜时,主人将分别向客人敬酒,一般斟两盅,寓意好事成双,图吉利。 客人端坐桌前,就近吃菜,不挑不拣,赔客者多在客人吃饱喝足后始 放碗筷。客人告辞时,向主人道谢,主人热情送客出门,挥手告别。 “礼尚往来”亦为民众交往所重。当亲朋一方出现病灾或意外不幸,常携礼物登门看望表示安慰,并为之分忧解难。翻盖新房,其亲邻好友为表祝贺,有带烟酒饭菜等前往帮工之俗,俗曰:打墙盖屋邻 里帮助。一般亲友所带礼物,不能全部留下,多对半回礼或以自家东西替换后回礼。 

第三章  生活习俗

  

第一节  饮    食

  新中国成立前后,境内农家居民以高梁、谷子、地瓜等粗杂粮为主食。为备荒有冬贮干菜的习惯,多为地瓜秧子、萝卜缨子、辣菜疙瘩缨子等。煎饼、糊豆(稀饭)为家常便饭,早晚喜喝糊豆, 中午常吃煎饼。煎饼系分别将小麦、高梁、地瓜干磨成糊状,用鏊子摊烙。进入60年代后,多将粮食(以地瓜干为主)磨成面粉,以水和面后压干成团,用手 滚烙。仲村煎饼最出名,用小米加黄豆磨成糊状摊烙,薄如纸,酸甜可口。馍馍、包子(水饺)、油饼、发面卷子、烧饼等面食品,一般人家在年节或来客人时食用;挂面、油条多为串亲送礼之物。1980年后, 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粮色比例改变,细粮增多,粗粮细吃,居民饮食 结构发生了变化,但饮食习俗依旧。 春夏秋一日三餐,冬天两餐,习惯全家合餐。农忙时一日三餐多 在田间地头。常备菜肴有咸菜、辣椒花(用辣椒与韭菜花轧制而成)、 咸鱼、红虾、湖鱼、粉皮、粉条等。常食蔬菜有大(小)白菜、萝卜、 芹菜、菠菜、茄子、韭菜、豆角、芸豆、土豆、西红柿、辣椒、大蒜 等。早饭一般不炒菜,多以咸菜、辣椒等佐餐,只中午或晚饭炒菜, 以晚饭为重。炒菜多为清炒豆腐及部分自产蔬菜。食用油以花生油和 猪油为主,豆油为次。口味尚咸辣。仲村、武台一带居民,有喜食酸 煎饼的习俗。 迎送新亲、稀贵客人及婚嫁的宴宾饮食,农户较为讲究。除烟茶 款待外,在用饭上,贵客初来多吃面条,寓意“常(长)来常(长)往”,一般不吃水饺,认为吃水饺把客人的嘴给“捏”上了,对人不礼貌; 红事用饭多为馒头;白事米饭为主,近时也多为馒头。用菜无论多少,均为双数,一般8~10个菜,荤素搭配,但必有鸡鱼肉蛋。席间备以白酒或色酒。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农村宴宾饮食也多以 丰为荣,尽心待客。全国解放前后,一般时兴十大碗或四大洋盘。70年代后,多用陶瓷汤盘上菜,用碗者少见。城镇机关宴宾,“文化大革 命”以前,一般四菜一汤,后逐渐为八菜一汤,甚至十四菜一汤,较 农家为丰,多喝高档白酒,夏季以喝啤酒为主。一般农户丧事菜肴以素为主,不甚讲究。南部山区有喝黄大茶的习惯。仲村、保太有喝 “卯时茶”的习俗。

第二节  服    饰

  衣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居民衣着贫富相差悬殊。农家衣着俭仆,不尚华丽。男女均着机织土布,花色单一,以青、蓝、白为主。式样受清代服装影响,男女单、棉上衣多带大襟,高圆领,以肥大为美, 布结扣子,男左女右。女子尤好衣镶花边,过膝褂子。下身穿大档裤子,绾折束腰。青壮年妇女多用红绿带子扎腿,老年妇女及老头喜扎青色布带,富裕人家穿长袍马褂。解放后至60年代中期,农村男女老人衣着无甚变化。“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壮年男子普遍穿学生服、青年服、中山服、国防服、对襟便服。女青年始穿对襟褂子、列宁服、小西服。男女西式裤子流行。衣料多以机织棉布为主,但花色增多。 女装男性化盛行,青壮年妇女中老式大襟褂几乎不见。受“红卫兵”影响,草绿色国防服一度盛行。70~80年代,衣着观念发生了变化,服 装的质料、款式、花色日趋新颖,多向高中档发展。除少数地区外, 人们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大多购成品服装或购料加工。城镇青年男女 多穿西装、卡克装、毛呢制服、直筒裤、港装、喇叭裤、牛仔裤和款 式服装等。女青年夏季多穿裙子,农村青年也乐意赶时髦,服装款式 几乎与城镇无异,但女青年穿裙子者尚少。 帽   旧时,农家男性冬天多戴毡帽,春夏秋季节戴青色瓜皮帽(俗称帽壳);富家男子戴礼帽;儿童戴虎头帽;青壮年妇女戴缎质沿边 护耳帽,老年妇女多围黑布头巾。新中国成立后,农家老、壮年男子 戴线织套筒帽,带檐棉布护耳帽,青年多戴三扇帽(俗曰栽苘帽子)、八角帽,以青蓝色为主。“文化大革命”时期,草绿色军帽盛行,男 女老幼一色。长围巾、方巾在农村中流行,老年妇女时兴戴青色平绒 帽。80年代初,纱巾在城乡风行,女青年多以腈纶绒线巾为时髦,农村 妇女仍系方巾,以青蓝色为主。 鞋袜   清末民初,男子春秋穿着狭口麻线纳底布鞋,冬天穿布棉鞋 、草窝(芦花缝制而成),女子穿纳底绣花鞋或割花鞋,儿童穿猫头鞋。山区流行铲鞋。男女均穿纳底靴式双层布袜,喜用包脚布子缠脚。50年代后,人们始穿胶鞋、塑料底布鞋、橡胶水鞋。男子仍为圆口布鞋,千层底 带五扣眼鞋,冬天穿三接头布棉鞋,或两瓣的老头棉鞋,少女及青年妇女仍以绣花鞋为美,青年男女多着粗纱筒袜(俗称洋袜子),穿着鞋 袜仍以自做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时兴黄色解放鞋、蓝色力士鞋、塑料凉鞋,以及用汽车轮胎自做的简易凉鞋,俗称“呱哒子”。女青年喜好青色方口带襻布鞋,绣花鞋减少。男子多穿尼龙底粗纱高筒袜,妇女穿细纱针织袜或弹力尼龙袜。80年代后,自做布鞋袜者少有,多到商店购买。城镇青年穿皮鞋者增多,女青年以穿着高跟皮鞋、 布鞋为时髦。夏天男女均着塑料凉鞋或皮革凉鞋。纳底布袜被尼龙袜、锦纶丝袜所代替,长年穿着。农村与城镇无甚差别。  饰物   传统儿童饰物有金银手镯、长命锁、香荷包、五色线及桃木刻制饰物等;男子日常饰物多为婚时所备布绣花束腰带及花烟包、旱烟袋等,妇女饰物多为簪子、头钗、镯子、戒指、耳环、耳坠、发 髻网子、发卡及瓦拢子等类。“文化大革命”时期佩戴饰物之俗受冲 击,纪念章、语录本、红袖章盛行一时。80年代后,传统首饰始流行。 项链、变色眼镜等已成为青年男女的流行饰物。  发型   民国初,男子始剃光头,有的留半发(俗称二道毛子),做 公公后必留胡须,男童额前留囟毛,有的于脑后留一撮赖羊毛;女童须 留偏毛,少女扎小辫、单辫或双抓髻。已婚妇女盘纂于脑后,网发, 青壮年妇女多盘圆纂,额前留汗绺子,老年妇女多为长纂。新中国成 立后,男性老年多剃光头,留胡须者渐少,一般青年多留平头、分头、大背头。女性公职人员多留短发,农村妇女仍以盘纂为美。村姑多扎大辫或双辫。“文化大革命”之前,女子很少到理发店理发;初期,城乡妇女时兴剪短发,只有少女扎羊角辫或刷帚把子;后期未婚女子, 渐恢复扎大辫,新妇或短发,或扎大辫,婚否无别。80年代初,青年 妇女始兴烫发、吹风。男女发式多样,中年男子以平头、分头为主, 青年中大背头见多,农村老年男子仍剃光头。

第三节  居    住

  旧时,境内居民住房比较简陋。多为木、石、土结构硬山起脊草 房。一般单门独院,有正房3间,多南向,一明两暗,一般山墙留雀 眼不留后窗。东西配房各两间或一间,均矮于正房。正房多设双扇门, 偏房为单扇门,窗小而棂密,多为九棂窗。四周院墙,院落布局山区不大讲究,多随山就势建房,方向以日照时间长短而定。大门多东南向,安柴门或挑檐门楼,富裕者建双扇大门连过道,内衬影壁墙。院 内无井窖。厕所、栏圈、仓囤、石磨等以大门方位而定,不得乱设 (山区栏圈多在院外)。建房时多请人事前看风水,择吉日,并有诸多 忌讳。时至今日,在民房建设中的迷信禁忌仍然有较深的影响。农村 建房多在农闲季节进行,有帮工帮料之俗。亲邻故旧多于搭地基、上 梁苫屋时前往帮工。新房上梁时,燃放鞭炮,并于脊檩贴“上梁大吉”, 用红线系一旧黄历本及新筷一双。新房落成,款待工匠及乡邻。院落 山区3间或5间1位,平原地多为4间一位,境内四合院渐少。 旧时,中产以上居民一般不析产,几代人同住在一个院子里。院 内正房多为3间,东间为上,住长辈;西间为下,多住晚辈,中间待客就餐。 弟兄数人多住东西配房。中产以下能有3间堂屋1间锅屋者为上等户, 多数贫苦人家,几代人住在一起,甚者或住破庙、地窖(地屋子),或住 场园屋。新中国成立后,居住仍沿旧俗。

 第四节  器    具

  旧时,一般农家有柜、抽屉桌、饭桌、椅子、杌子、板凳、木床等家具。富裕之家除此以外,还有大衣橱、八仙桌、条山几、圈椅等。新中国成立后,家具改革,老式的家具逐步被淘汰。70年代后,新增大衣橱、菜橱、高低橱、新式椅子等家具。近年来,城镇青年新婚添置沙发、写字台、折叠椅、组合橱、席梦思床等高档家具者日益增多。居民以睡木板床为主,旧社会贫者多睡地铺。 旧时,当地居民无烧煤的习惯。现时,山区居民仍以柴草为主。县城乡镇机关、平原地区居民多烧烟煤,后渐由无烟煤做成的蜂窝煤代替。旧时餐具,一般多用粗瓷大白碗和黑陶碗,炊具有铁锅、铁铲、泥盆、泥缸等。新中国成立后,除继续使用上述餐具炊具外,细瓷、搪瓷、铝合金器皿被广泛应用。70年代以后的钢精锅、铝壶、铝锅、铝盆、铝铲等成为农家必备用具。冬季取暖,旧时农家用泥火盆、烧木柴;现大都用烟煤或无烟煤炉子,做饭取暖两便。 旧时,农家点灯照明用花生油。50年代后多用煤油,灯具有罩子 灯、马灯(旧时锡灯已少见)、汽灯。70年代,个别乡镇驻地用上了电灯。近几年全县农村照明用电基本普及,城乡居民多用电灯照明。

第五节  生产  交易

  农业   旧时,境内居民以农为本,他业不盛。崇尚勤劳细作,节俭持家。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一般男子耕作,女子料理家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妇女移风易俗,逐渐从家务中解脱出来,投入到务农、务工、经商的行列中。 旧时,农民生活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春节过后,常择“双日”,鸣放鞭炮“动工”,拾掇犁具、运粪、备耕。“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春种开始。 收获季节农民劳作紧张,有抢收抢种之习,夏收、“三秋”以及金银 花集中产区采花时节,为最忙之时,农民常事前备足干粮,早、午饭多在田间地头吃。俗话说“生乎(的)夺麦拔白菜,月亮地(儿)扛秫秸”,意即抢收抢种。天气炎热时,早出工,晚收工,中午歇大晌。“豆子开花,捞鱼摸虾”,此时秋作物苗子已安排就绪,夏锄已过,农民有挂锄钩歇夏之俗。秋收完毕,便进入冬闲。平时劳作多为“五畔儿”,早晨干一畔儿活后吃饭,上下午各两畔儿,有地头吸烟歇畔儿之习俗。山区运 庄稼多用扁担挑,平原地现时多用胶车或地排车。旧时贫苦农民为养家糊 口,外出“打短”者多,农业合作化后渐废。现时农忙季节, 县城及较大的集镇重又出现短工市场,剩余劳力云集街头,议价受雇。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生活节奏变快,农民多利用农闲,到外地务 工经商,增加收入。 旧时,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靠天吃饭,有天旱“祈雨”,喜雨过后“贺雨”之俗。现时此俗尚存,但迷信色彩淡薄,讲科学,信科 学者渐多。 交易   境内交易,以集市交易为主,多为5天一逢集,白天交易。 农闲时赶集者多为男子,现时女子到集市上置买东西者渐多。粮食、 蔬菜、牛、羊设有专市。旧时,“经纪”垄断牲畜市场,买卖由其从中撮合、牟利,现时仍有个别人暗中活动,撮合交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经济迅速发展,集市贸易更加活跃,各业摊点遍布市面,议购议销,价格浮动,消费者多乐意集市购物。境内买卖素讲公平。 

第四章  陋俗  流弊 

 

第一节  迷信禁忌

  旧时,本地居民多信仰天地神灵。节日、婚嫁、丧葬等活动每每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除此之外,尚有以下迷信活动: 打“包袱”   旧时,人们(特别是农家妇女)遇到病灾,往往请巫 婆神汉为之祈祷。病家备荤供,出钱财,“打包袱”还愿。巫婆神汉 借机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欺骗群众,信者妄受其害。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对此严加取缔。但迄今这种迷信活动在少数偏僻山庄依然存在。 安神桌子   本县农村中年以上妇女旧时有安神桌子的习俗,她们崇拜“财神”、“观音老母”、“狐仙”等。神桌子多设于内室暗处,供奉“××仙姑”或“××大仙”,每逢年节便摆香案,陈供菜,烧 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但安神桌子者以此为业,骗取钱财者为数 较少,多祈求自家平安。 叫魂   叫魂之迷信活动多系农村妇女为之。如遇头痛、头晕、精神不振等现象,往往疑神疑鬼,谓之“掉了魂”。叫魂时,将空碗蒙上黄表纸,在阳光下用筷子滴水于纸上,边滴水边呼患者名字(一呼一应),待纸渗透出现晶莹水珠后,即为魂归来,接着让患者将“魂水”喝掉。如此往往造成病轻者加重,重者愈重的恶果。再者小孩稍有疾病或惊厥啼哭不止,即被认为某处掉魂,乃一人持小孩衣履,到出事地点叫魂。全国解放后,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逐渐认清了叫魂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现时此活动已基本杜绝。 问卜   旧时人们遇到不随心的事,不时求算命先生占卜,任其信口雌黄,论断吉凶。吉者无妨,凶者往往带来不良的后果。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明令禁止,此活动大减。近几年,又有人在街头巷尾摆摊设点,为人相面、拆字。 看风水   旧时,选宅基、看墓地,都要请阴阳先生(俗称二宅先生),以求选择风水宝地,发家致富,多子多孙,逢凶化吉,人口平安。人民政府曾明令禁止,但此俗在农村尚存。 查日子   人们对婚嫁、土建、迁居乃至出门等都习惯找个黄道日子,以图吉利。此俗至今尚存。  拴娃娃   旧时,妇女生育多胎不住时,即对再生存活婴儿用红丝线系于手腕,另一头系于床上,以此求得长命百岁。此俗今已废。  禁忌   老年人岁数忌说“73”、“84”,民间有“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之说,称“旬头年”。中年人忌说“41”岁,而伪称 40或42岁,谓“41”岁时是属驴的,詈语。时令禁忌,“年五更”不泼脏水,初一忌挑水、扫地,多言吉利。初五,俗谓“五忙日”,民俗不动土,不事女工。正月初五之前,不烧干锅,不炒菜,多食除夕晚烧的“烂菜”(杂烩)。 父母亡故百日内不理发,不走亲访友,三年内不贴红色对联。嫁女或其他亲戚为亡故亲人上坟,忌直接到坟前焚纸。意避此家无后人之嫌。 出阁姑娘忌在娘家过清明、重阳等节日。忌在娘家分娩。产妇忌串门。 住房禁忌,厢房不高于正房,前院正房不高于他院正房,他院墙 角不能对正房或大门门口,大门禁出门碰山(屋墙),以出入顺当为要, 忌向他家院中开后窗。建房忌选坟场、绝地等。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诸多禁忌已基本消除,特别是公职人员对此多已漫不经心,泰然处之。

第二节  陋    习

  缠足   缠足亦称裹脚。旧时,女子以脚小为美,女孩子六七岁时即开始裹脚,由轻到重,直至将脚趾缠断,形成“三寸金莲”,此尤以富家女子多见。“五四”运动后,提倡“天足”,反对缠足。1940年后,境内部分地区解放,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号召放足,广大妇女积极响应,逐步形成风气。建国后,缠足陋习被革除。 赌博   旧时,赌场俗曰“局”,赌博称为“来局”。赌场多为有钱人或游手好闲者所设,以坐收渔利。赌博形式有押宝、推牌九、搓麻将、抹纸牌、掷骰子等。尤以推牌九、押宝最常见。冬闲之际,特别是春节前后,赌博现象尤重。染其恶习者多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沦为罪犯,其害无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明令禁止,赌风基本肃清。但近年来在少数地区又有所抬头。  吸大烟   解放前,境内部分地区有人种植罂粟,私自熬制鸦片。加之外地流入烟土,故吸毒者较多。但多系官宦、绅士、商贾、地痞等有钱之人,一般平民百姓几乎无吸毒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 明令禁止种毒、贩毒、吸毒,吸食鸦片者早已绝迹。 娃娃亲   旧时男女尚幼,双方家长即为其议婚、下启订亲。日后,节日庆吊相互往来,至婚定年龄方可择吉成婚。“文化大革命”以前,境内偏僻山区较盛,但后来多有违约抗婚者,现时,娃娃亲基本杜绝。 童养媳   俗称“团圆儿媳妇”。旧时,农家姑娘因家贫,父母无力抚养,七八岁时即托人说媒,定亲后寄养在男家,多受虐待。俟长大成人后,择吉婚配,多无嫁妆陪送。此类婚姻新中国成立后消失。 换亲与转亲   男子或年龄大,或面貌丑陋、有疾,或家贫寒难以成婚时,家长即为其包换亲事,以双方(或多方)姊妹互换成亲,俗称 “换亲”。“转亲”至少三户人家参加,有的多至五、六家,以转“圈”的形式,经媒人撮合,轮流相互成亲。此类婚姻新中国成立后渐少, 至70年代前只在个别贫户和出身成份不好的农民中流行。换亲或转亲 致使男女双方缺乏爱情基础,故而逼婚、抗婚者屡有发生。 

第五章  社会美德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破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封建意识和愚昧落后的风尚习俗,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逐步形成。特别是经过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与80年代开展的“五 讲、四美、三热爱”教育,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社会上出现助人为乐、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济困扶贫、见义勇为、拾金不昧、舍已救人等新人新事层出不穷,精神文明之花盛开不衰。许多典型事 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人民学习的楷模。 路遇救人   1988年1月3日,山东南墅石墨矿的刘桐林、孙固良、马玉德乘轿车去兖州,途经泰山附近,因躲一骑自行车妇女,致使车翻人伤。这时,临沂地区汽车运输公司驻平邑汽车十队司机陈祥申驾 驶东风客车恰好经过出事地点,见状当即停车,发动车上旅客把伤员 抬上车,火速送往泰安市中医院抢救。到医院后,陈祥申又找大夫又拿药,并亲自为重伤的马玉德输氧。待全部安排好受伤人员后,他才 离开医院,并主动留下随身带的50元钱。回来后,他从未向领导和同 志提及此事。当石墨矿矿长带人前来致谢时,大家才知晓。是年 4月15日,汽车十队党总支对其给予通报表扬,并提升一级工资。 济困扶贫   1982年,王西富退休回到老家东阳店子,看到村民王春兰一家因劳力少,致富无门,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便主动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1800元,帮王春兰购置了粮食加工设备,并同有关部门联系, 让王春兰的孩子学习加工技术。加工厂开业后,每天收入10多元,第 一年就还清了借款。现时王春兰家盖起了3间瓦房,添置了高档家具, 还有数千元的存款,日子越过越红火。 1988年7月,温水乡北温水村双目失明的村民阎守加,带着12岁的女儿赴济南求医,因无钱住院治疗含泪回家。村党支部书记彭希良得 知阎守加女儿肝硬化腹水,病情非常严重后,向全村广播通报了情况, 立即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支持。温水乡医院的袁京礼从准备买家具的钱 中拿出100元,第一个送到阎守加的手中;来温水村指导工作的副乡长唐庆吉、派出所指导员王士增每人掏出20元,在此收废纸的两个外地 人各自掏出了5元钱,也未留下自己的姓名。北温水村村民的募捐活动 更是感人,阚士和年仅8岁的女儿拿出自己积攒的5元钱,多年来重病 缠身的郭增喜也送来了2元钱……。就这样,一个下午,人们共捐款 1136元。阎守加的妻子激动得满脸泪水,连声向人们道谢。第二天, 他们就带女儿返回济南就医。 尊老爱幼   天宝山乡两泉村葛凤秀,自1958年以来义务照顾孤寡 老人王郝氏,已有29个年头。当时60多岁的王郝氏无依无靠,葛凤秀便和丈夫义务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他们待老人如亲人,吃穿用精 心照顾,饮食起居不辞劳苦。1975年丈夫去世后,生活的重担落在葛 凤秀一人肩上,她拉扯着三个孩子过日子,还得照顾老人。1981年10 月,81岁高龄的老人得了重病,她终日守在身边,端屎端尿,换洗衣服被褥,从不嫌脏嫌累,并用自己节省下的钱为老人买药治病。3个孩子也 主动为母亲分担重任,象孝敬亲奶奶一样,精心地照顾好老奶奶。这时 葛凤秀的母亲病重,托人捎信让其回家看看,然而葛凤秀不忍心离开 王大娘一步,给捎信的人说:“娘家里人多,有人照顾,王大娘这里 生活不能自理,我走了怎么办?还是停几天,王大娘病轻一点再说吧”。就这样一天天,一拖再拖,直到母亲病故后她才回到身边痛哭一场。 待料理完后事,就又回到老人身边,直到王大娘1986年病逝。 葛凤秀一家1982年被评为县、乡“五好家庭”、“五讲四美”先进代表。1983年被评为“五好家庭”,受到全国妇联的表彰。 刘凤云是柏林乡柘沟村的一名普通农妇。1962年19岁时嫁到邢家沟,夫妻恩爱,全家和睦,日子过得挺美满。1972年初夏,丈夫遇难死亡。 从此,照顾婆婆及4个幼小孩子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肩上。婆婆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媳,心痛极了。一天,她把凤云叫到跟前,动员儿媳为了 4个孩子改嫁他人。开始,凤云舍不得离开婆婆,执意不肯改嫁,后来经婆婆再三劝说,勉强同意改嫁。于是经人介绍带着4个孩子上了柘沟村许洪德的家。 老许中年丧妻,也拉扯4个孩子过日子,待与刘凤云组成新家后,生活充满了温暖。但刘凤云始终没有忘记那邢家沟的婆婆,每逢年节都要去看望老人家,有时脱不开身,就让孩子回去住几天。1985年10月的一天,刘凤云担心那邢家沟的婆婆年事已高无人照顾,便提出接来 一同居住,老许欣然同意。于是夫妇俩推着一辆小车把老人接到了柘沟村。连同户口一同迁来,安在自己的户上,作为自己的亲母亲伺候。从此,刘凤云、许洪德更加孝敬老人,一家人生活得美满幸福。 刘凤云带婆婆改嫁的事迹于1986年4月6日首先在《山东法制报》 上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妇女报》以及省地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相继转载和播送了她的事迹。1986年8 月,日中友好协会会长福田一郎先后向柏林乡政府和刘凤云本人发来贺信,赞扬刘凤云的高风亮节“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愿日中友好友谊源远流长,长久不息。” 助人为乐   县粮油供应站粮油门市部8名青年女职工义 务为离退休老干部及孤寡老人送粮,11年如一日,被人们传为佳话。 义务送粮队自1977年春成立以来,即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优质服务活动,自觉地以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们除做好柜台内工作外,还利用空闲时间义务为老干部送粮、代买青菜、饲料及煤炭。1980年7月的一天,刚下过雨,阎凤美和朱秀东,不顾道路泥泞,推着车子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将七八十斤粮食送到同太庄老红军刘文生的家中。1984年冬的一天,大雪纷飞,孔庆英主动约上王加兰,用自己的煤证买了1000斤煤,冒雪送到炸药厂83岁的离休干部康秀林家中。康秀林感动得不知说啥好。至1988年底,送粮关系户还有15户,一年中有110人次参加义务送粮活动。11年来,她们先后为40多户离退休干部和孤寡 老人义务送粮油104286公斤,煤炭6050公斤,做好事5000余件,收到群 众表扬信数百封。1983年被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光荣称号。1986年,她们所在的供应站被省委省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电台、电视台、《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等多家新闻单位专题报道了她们的事迹。 

第六章  宗    教

   境内宗教活动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道家活动于蒙山之中。佛教传入也有1400余年的历史。基督教传入较晚,无天主教活动。建国后,除伊斯兰教、基督教外,其他教派已停止活动。佛教及道教之寺庙宫观因长年失修或自行倒塌,或被拆除,多数已荡然 无存。 建国后,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曾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保护。“四清”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宗教活动被禁止,许多教徒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迫停止了正常的宗教活动。1979年后,党的宗教政策又得以贯彻执行,民族宗教工作由县政府办公室代管。此后, 每年不定期地召开宗教上层人士座谈会,宣传党的宗教政策。1987年,县政府成立民族宗教侨务办公室,具体负责宗教事务,落实宗教政策, 清理退还了教堂及清真寺。有4名信教人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或政协 委员,宗教活动走上了正常规道。

第一节  道    教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尊张道陵为天师,奉老子 为教祖,并尊其为“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徒祈修身养性,长生不老。道院多供奉“乾宫教主”、“纯阳道君”、“斗母元君” 等神像,有法坛活动和庙会香火。境内道士分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出家,终生不婚,以念经炼丹行医、修身养性为主;正一派道士(亦称夥居道士),以守庙种地为主,经事较少,结婚,有的携家带口, 境内此派道士居多。 蒙山自秦汉时即为道家活动的重要场所。魏晋时,蒙山道士又以炼丹而著称,至唐宋时已久负盛名。唐天宝四年,李白和 杜甫结伴来蒙山寻道访友,杜甫赋诗写下了《与李白同寻范十隐居》的诗篇,至今被传为佳话。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闻道东蒙有居处, 愿供薪水看烧丹”的佳句。 蒙山道教主要活动在万寿宫、白云岩清虚观、大洼玉皇庙及凌云宫等地。 万寿宫又名玉虚观。最早为颛臾王祭祀蒙山处,又名谒蒙祠,《水经注》称蒙祠。宋雍熙年间改祀颛臾王,为颛臾王庙。宋神宗、哲宗年间,守庙高士贾成笃信道教,收纳道徒甚众,1116年(政和元年)宋徽 宗诏见,赐以“紫衣象笏”,后乞归蒙山,死后赐谥号“清虚文逸成 公先生”。时古蒙祠改为道院,名为玉虚观,规模渐为扩大,道教活 动盛极一时。清康熙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正殿主祀玉皇,成为道教活动的中心,后改玉虚观为万寿宫。白云岩清虚观及承天宫、泰山行宫 、朝天宫、慈宁宫、玉皇殿等道观,均有道长主事,教徒多为全真派。 凌云宫建于何时无从查考,据残存重修庙碑记载,明崇祯年间由五代祖门道人捐款复修,当在明朝中叶兴建,香火不及万寿宫。大洼 玉皇庙及附近的秋峪、天麻场、三官庙、后白岩等庙宇道士,多为夥 居道士,受大洼玉皇庙管理、为同一派别。 除以上蒙山道观外,各类庙宇遍布境内,如平邑玉皇庙、天齐庙,南阳真通观,鲁埠真元观,铜石镇大圣堂(亦称灵泉观),天宝山乡小圣堂,温水塔河院,地方观音庙,白马乡舜帝庙,魏刘庄乡三官庙,武台 乡天师庙,埠阴、大平安庄的玉皇庙,郑家峪乡香山庙,岐山乡仙姑山庙,白彦青山庙等。庙宇殿堂内除供奉玉皇、王母等神像外,还多附设药王、关帝等神位。另外,农村最受尊拜的是散布各村村头的土地庙。 解放后,庙宇道观皆废弃,道家还俗改业。

第二节  佛    教

  佛教亦称释教,尊释迦牟尼为佛祖。佛教寺庙中多供奉菩萨像,据今还俗在家的原鲁埠正觉寺和尚魏振华魏振华出家鲁埠正觉寺,还俗前为湖北省佛教会庶务股股长,武昌三佛讲寺监院,中国佛教协会湖北省江阴支会理事兼文书,法号湛经,字经一,年逾七旬,健在。回忆,1958年公家庄水库 施工时,曾在原正觉寺遗址以北发现志公和尚墓碑莲花座,后不知下 落。梁武帝两次舍身同泰寺,曾拜志公为师,据此佛教之传入平邑境 内至迟当在南朝梁代。有史料可考的平邑寿圣寺、岔河隆福禅寺、蒙顶后的明光寺均为明以前所建。此外,白马乡的白龙寺、槐子庵,武台乡的云台寺、牛氏庵,魏刘庄乡的海螺寺,张里乡的北寺、椤庵 ,山阴乡的山阴寺,唐村岭乡南阳堡子寺等,均为清末以前庙 宇。现庙宇古迹已荡然无存。僧尼或还俗,或老死,佛教活动废止。 境内佛教为禅宗青原系下曹洞、临济两派。佛教徒信仰“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劝善止恶,救度众生。民间信仰的佛教多同道 教融合在一起,将神佛作为“有求必应”的崇拜对象,但有病灾或不测之事 发生,则到庙上烧香拜佛,求助于神灵。

第三节  基督教

 传入与教派之争   基督教,又名耶稣教。1919年春,传教士戴振 海夫妇二人受泰安美以美会派遣,来平邑传教布道,租赁房屋(址在二 村西仓房),宣传圣经,居住2年只发展了1名宋姓信徒入教,后返回泰安。1922年,平度人刘作环与其子刘文阁同来平邑定居,传教兼行医。时 滕县教区也常派教徒到平邑一带传教。 1926年,滕县基督教差会派美籍牧师申乐道、牧师李思功(邹县 人)、鞠更生(沂水人)来平邑传教布道。后迁到丁家庄,以孙玉章家 为落脚点,进行宗教宣传活动,发展了孙则公、孙顶臣、孙占尧、祝万邦等8人为教徒。同时又选定现资邱乡时家村为布道点,发展教徒 13名。1928年5月,丁家庄教堂落成,有瓦屋9间,占地3亩。此后,他们便以丁家庄、时家村为中心逐渐向外围发展,信教群众不断增加。至 1928年底,基督教已在26个村庄建立了组织。 1929年,在牧师申乐道的主持下,组织成立了长老会,在丁家庄教 堂举行了告成典礼。长老会下设蒙阳、大井、“十八村”3个支会, 分别由李思功、鞠更生、杨汝林(沂水人)为3支会的坐堂牧师,各支会还推举了一批长老、传道员及执事。蒙阳支会会址设在丁家庄教堂,下设东阳、保定庄、北马庄、河湾、响水庄等5处福音堂,祝万奎、孙 则公、刘文阁为长老;大井支会设在大井,下设含哺庄,小井两处聚会点,毛应启、季晓生为长老;“十八村”支会初设在时家村,1934 年在赵家村盖起了“十八村”教堂,占地2亩,房屋5间,会址随迁到赵 家村,坐堂牧师由金善德、金荣勋接替,长老有尹清元、时有年、时来德、时来胜,下设孟家湖、剪夫庄(今费县)、大沟崖、阎家梭庄、花园庄等5个聚会处。 三支会成立后,今平邑县境内基督教长老会属临沂总差会管辖。申乐道牧师回滕县教差会,时在职办道人员都吃美国薪水,教务活动 完全受外国教差会的支配。 1930年,临沂总差会在郯城褚墩召开了全区总会。平邑基督教长 老会派鞠更生带队,孙则公代表蒙阳支会,毛应启代表大井支会,时 有年代表“十八村”支会参加了会议。鞠更生牧师被委为会议正史,时有年为书记。会议用“名子捐”款大吃大喝,激起了部分代表的不满。会后,孙则公、李思功牧师提出自办教会主张。当年,南京孤儿 院院长马兆瑞牧师来平邑传教,主张中国教会要由中国人自己管理。这一主张得到了李思功及蒙阳支会部分教徒的支持,经过充分酝酿,由马兆瑞牧师主持,在丁家庄教堂召开了福音大会。李思功牧师当众宣布不拿美国薪水,退出临沂总差会,成立灵恩自立会,实行自立、自传、自养,摆脱临沂总会的领导。会址设在今岐山乡康阜庄,由该村蒋自桂捐地4亩修建了灵修院。李思功为坐堂牧师,院长孙占尧, 长老孙则公、赵京成,传道员杨清艾,下设毛家洼、西 皋、万庄、保太4处福音堂。 1935年,灵恩自立会领导层内部发生了矛盾。后以孙则功为主, 从灵恩自立会中分出一派,会址设在大东阳,由东阳店子的王哲臣、大东阳的高化国捐地20亩,平邑泰华医院刘文阁捐钱,在大东阳修建 了灵修院。长老有孙则公、刘文阁,执事高化国、王哲臣。1940年, 东阳、康阜庄两教派重归于好,又合二为一。 基督教自传入平邑后,长老派3个支会和灵恩自立会都积极进行 教务活动,发展教徒,培养办道人员。1931年,长老会在丁家庄召开基督教奋兴会时,到有滕县等教区的教徒3万余人,宗教活动空前高涨, 时丁家庄村民无一不信教者。至1936年,教徒达到1700多人,分布在42个村庄。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占领平邑,基督教发展受影响,教务活动处于低潮。全国解放前,在现平邑县境内进行传教及主持教 务活动的牧师有:马兆瑞、申乐道、李思功、鞠更生、金善德、金荣 勋、杨汝林、赵修德、吴明忠、吴尔罗、王传铎及黑牧师等12人,发 展长老20人,传道员22人,执事64人。 恢复与发展   解放初,绝大多数教会停止了活动。自1955年3月起,教会中的中上层人物,要求政府批准恢复教会组织,收回土改时 被没收的教堂。4月,成立了平邑县中华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 主任时洪途、副主任鞠明仁、委员有张文林、管振海、管秀云、祝建 立、祝万俊、蒋自科等11人。5月,陈正仁、崔约翰赴滕县参加以丁玉 章为首的政教合一大会。10月,蒋自科出席在济宁召开的基督教联合 会,被选为常务委员。此后,本县基教组织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至11 月,教徒又恢复到515人,其中有长老7人,传道员12人,执事51人,聚会 点19处,长老灵恩两派已无明显界限。1957年底,教徒达到700多人。 1966年1月,全县仅有教徒150人,宗教活动基本停止。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以原长老 时有年为首的教会组织恢复,继续推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传、自治、自养的方针,建立了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在县统战部及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恢复“十八村”教堂;为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公正 待遇的老教徒落实了政策。据1985年11月底统计,全县有教徒2815人, 聚会点59处。时有长老2人(时有年、陈正仁),传道员2人(杨清艾、蒋 自科),执事49人。 1986年8月,成立了由时有年、姬选民等5人组成的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筹备小组。至1988年底,全县信教人员达5721人,其中男 1639人,占总数的2865%,女4082人,占71.35%,农民信教人员占 83%,分布在320个村庄。时有长老3人,执事59人,聚会点135个。  宗教活动   本县基督教徒多信奉东正教,教义教规以《新约》为 经典。最基本圣事是洗礼和圣餐。加入教会,须经牧师受洗后,方为 正式教徒。但近几年入教的多为望友,一般不接受洗礼仪式。圣餐是教徒经常领受的重要圣事,本地教徒每年举行两次。重要节日为“复 活节”、“圣诞节”。每逢节日,均由教徒自愿捐献钱物,或聚餐,或举行庆典。 1986年,县政府深入贯彻宗教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宗教工作的领导。 对传教布道作了明确指示,并整顿了宗教活动场所。广大信教人员自 觉按照指定的地点,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宗教活动做到遵守教规, 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随着回族的迁入而传来本地,迄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1488年从济南金家庄迁来的3户金姓回民,是最早入境的穆斯林。至1912年,境内即有穆斯林近千人。1964年,有回民2352人,主要聚居在 平邑、地方、保太、仲村、三里峪等地。1988年底,全县共有穆斯林 3358人,其中平邑2185人。 本县伊斯兰教属“盖底目”派(老古行派)。教民守五戒(戒无故杀人;戒偷窃;戒猜疑;戒诽谤;戒以人为奴),信《古兰经》典,唯 崇拜“安拉”,不信他神,不拜偶像,重视“念、礼、斋、课、朝”五功,恪守教义教规。 清真寺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及社会活动的中心场所。解放 前,境内有平邑清真寺、平邑清真女寺、地方清真寺、保太清真寺、三里峪清真寺、仲村清真寺等。今平邑清真女寺、仲村清真寺已废。 清真寺不分规模大小,均为单一教坊制,互不隶属。各寺根据穆斯林多少及经济条件优劣,决定聘请阿訇,或招收学员。阿訇实行聘任制,除仲村历无阿訇外,各寺均有阿訇主持教务。平邑清真寺自 1904年至今,历任阿訇为金宝祥、王运亭、米田、左凤甲、徐善全、马省三、米英华、宛英杰、刘元信、米元奎、杨士昌、左沛三、金彦博。各寺向无掌教设置。协助阿訇主持教务的由当地穆斯林共同推举 德高望重的乡老担任。乡老的职责是负责聘请阿訇,筹款募捐,修缮寺院,统管清真寺田产财务,主持节日庆典活动,具体处理穆斯 林内部民事纠纷等。解放前乡老有左大峰、周毓庭等,以后由王清元、米京伦等担任。1984年,成立由金彦博阿訇等9人组成的清真寺管理 委员会,乡老工作改由管委会代替。管事乡老工作为义务性,不取任何报酬。 清真寺经费主要来源于教民捐献的钱物、土地等。寺内土地出租 或是由穆斯林代耕,均由其自愿交纳租金或粮食,所收款项用以维持 寺内正常开支或阿訇生活所需。建国前,平邑清真寺有土地77亩,其他各寺均有田产,土地改革时,寺内土地被分。此后,阿訇的生活主 要靠教民的捐赠以及为教民代劳、主持婚丧礼仪、诵经走坟等所得报酬来维持,但所聘阿訇多为当地人,生活水平亦不低于中等穆斯林家 庭。 经堂教育   清真寺经堂教育一般分为小学部和大学部。凡有阿訇的清真寺均可不定期地招收穆斯林子女入学。境内唯平邑清真寺办过 多起大学“经堂教育”。学员由小学部转入大学部学习后,由阿訇直接授课,系统地学习伊斯兰教规定的13本经,结业后经有关经师认定, 举行挂幛穿衣仪式,即可获得受聘阿匍的资格。大学部学生称“海里凡”。自1875年(光绪元年)至1949年底,平邑清真寺共培养挂幛伊斯兰教职业者23人。 1921年,平邑“清真女学校”建立,为女穆斯林提供活动场所。 1925年,平邑清真寺开始附设小学,招收回民子女入学,教学以汉 文为主,学习普通小学课程,兼授阿拉伯文,阿訇王运亭每周教授两节课,教学生学习阿文及《古兰经》。1930年,回民小学扩建,学生最多 时达60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1951年,恢复回民小学,重开阿拉伯文,由阿訇代教,后因不符合国家教育大纲规定,阿文停止,只开设汉语, 回民小学与清真寺分离,学校经堂教育停止。 宗教节日及习俗   境内倍受穆斯林重视的伊斯兰教节日有开斋节、圣纪节、法图麦忌节、古尔邦节。 开斋节  伊斯兰传统节日之一,是穆斯林庆祝斋戒完成的日子。按其经典规定,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于斋戒期满后的10月1日举行开斋节。节日这天早8~10点钟,穆斯林沐浴盛装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相互祝贺。节前并纳开斋捐济贫。斋日期间,本地老年男女穆斯林多 参加“把斋”活动,青壮年穆斯林参加者甚少。斋月27日晚,家家穆 斯林门前屋内张灯结彩,如同汉民过元宵节,或聚集清真寺礼拜;或走家串户,互相祝贺节日安宁;或在家念清真言,为亡故亲人祈福。此活 动延续至开斋节前,穆斯林称之为“大节”。 法图麦忌节  本地称妈妈事情节或伊斯兰教妇女节。于每年伊历 12月5日举行,系为纪念穆罕默德之女法图麦(法蒂玛)而举行的宗教节日。每逢节日,中老年穆斯林妇女组织起来,派代表分片到穆斯林家 中凑集资金(多少不限),购买牛羊肉,做油香,到清真寺会礼,请阿訇诵 经并聚餐。 古尔邦节  亦称“宰牲节”,于伊历12月10日举行。“古尔邦” 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穆斯林沭浴盛装到清真寺举行会礼。宰杀牛、羊准备节日食品待客及相互馈赠,以示纪念。当地穆斯林称作“小节”。 圣纪(圣忌)节  圣纪节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举行,俗称办圣会,以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又传该日为穆罕默德逝世日,故 又称圣忌节)。节日期间,穆斯林沐浴后到清真寺集会诵经,由阿訇 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聚餐,共度节日。 平邑穆斯林重团结,善经商。严格遵守回民生活习俗,禁食猪肉和 狗、马、驴、骡以及猛兽(狼、虎)、丑陋鸟类(乌鸦、老鹰)等肉,自死的动物及牛羊等动物的血亦不食用。食牛、羊、鸡肉,但必须由阿訇或海里凡代刀宰杀方可。“油香”为回民的传统馈赠食品,当亲人亡故或家有喜事,必请阿訇参加做“油香”,分发乡民,以表心意。 

编辑:平邑县委政法委宣

  相关文章

· 平邑风俗 、宗教 2014/5/16
· 历史名人---仲由 2014/5/16
· 历史名人---狂士曾点 2014/5/16
· 历史名人---左宝贵 2014/5/16

中央政法委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全国政协 | 山东政法网 | 省公安厅 | 省检察院 | 省高级人民法院 | 山东司法
临沂党建 | 临沂人大 | 临沂市府| 临沂政协 | 临沂纪委 | 临沂法院 | 临沂检察 | 临沂公安 | 临沂司法 | 中国临沂网
新浪网新闻中心 | 法制网 | 正义网 | 中国法院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法学会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新华网法治频道 |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

临沂政法网     兰山政法网     河东政法网     罗庄政法网     郯城政法网     兰陵政法网     沂水政法网     沂南政法网

费县政法网     蒙阴政法网     莒南政法网     临沭政法网     高新区政法网     经济开发区政法网     临港区政法网